12月7日至8日,“大学与城市融合教育科学技术人才一体化服务城市发展”系列学术和人才交流活动在广东东莞松山湖举行。该活动是2024年东莞活动周的系列活动之一,由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东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东莞市委教育工委以及广东医科大学联合主办。
“城市拥有产业集聚、科学技术创新、政策支撑的独特优势,为大学发展建设提供了丰厚滋养。”广东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介绍,大学是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的重要阵地,要以源源不断的人才教育培训、科技转化、研发技术、文化输出支撑服务城市的繁荣发展。
据介绍,广东医科大学牵头区域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和金融行业,建成了近20个校企联合实验室和现代产业学院,把人才教育培训、科学研究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卫生健康事业进一步紧密结合,在高质量服务城市建设中做出贡献、贡献价值、实现发展。
汕头大学校长郝志峰认为,站在教育强国建设新的历史起点上,要逐步加强谋划、创新政策供给,充分释放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动能,探索运用数字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创新性与个性化教学的有效途径。高校教与学的改革要融入各地“人工智能+教育”,赋能城市新质生产力。
“高校的知识创新、科研成果转化能为城市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提供智力支持;城市的资源则有助于高校学科建设、人才教育培训与科研创新,二者构建起互利共赢的协同生态。”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李大胜认为,本次交流对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谋划大学与城市“十五五”规划,构建融合发展机制,推进教育科学技术人才体制改革有着深远意义。
广东海洋大学党委书记杨洲认为,要实现城市与大学的融合发展,就要以“发展共同体”的理念,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等维度,构建城市与大学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大学与城市融合,相处“密码”是什么?在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凤亮看来,有两个关键词:“耐心”“开放”。他提到,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时间去不断探索。因此,城市在办大学以及与大学开展合作上不应过于着急,而是要给予更多的耐心与包容。同时,大学也要有足够“产出”,无论在人才培养还是科研创新上都要更加开放,不能“关起门来办学校”,而是要融入城市发展。
“新型研究型大学与国家战略需求高度契合,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有益探索。”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姜虹介绍了南方科技大学围绕拔尖创新人才,探索现代大学制度两大使命的“探路”经验,筑牢顶尖科创人才之“基”、强化科研原始创新之“核”、促进成果转移转化之“用”、聚焦拔尖人才培养之“要”。
广州大学党委书记欧阳谦表示,广州大学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着力以“服务国家安全战略、服务广东产业和行业、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服务教育强省”五大服务融入城市发展,以教育科学技术人才一体化服务区域发展新质生产力,以一流创新型大学建设成效高质量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
广东医科大学副校长曾志嵘认为,在大学与城市双向奔赴的过程中,要解决好内在生存动力和发展活力、生长姿态和生长方式、生态资源获取的路径和方式、生长效率和生长质量、生态竞争的方向和策略、生长惯性和生长趋势等问题。他分享了两个公式:“作用+贡献=价值=无法替代性=支持+投入”“特色+资源=优势=核心竞争力=速度+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