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6信创整机产业和生态图谱

时间: 2025-04-04 14:02:36 |   作者: 增值服务


  信创产业的生态体系主要由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和信息安全四部分构成。

  信创整机产业链上游为 CPU、GPU、硬盘、内存、总线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一级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虚拟化等基础软件供应商。

  中游为各大服务器品牌厂商、整机厂商及白牌(OEM、ODM)厂商,将零部件进行组装,成为可直接用的整机。大部分的服务器厂商也是整机产品生产商,并且有自己的信创整机品牌,如联想的开天系列新产品、浪潮的英政系列新产品等。

  下游客户则最重要的包含物联网、云计算服务商,运营商,各类政府客户及企业客户。

  伴随“数字化的经济”战略的持续落地与推进,中国服务器需求量呈现出增长的态势。2022 年,中国服务器出货量为 447.8 万台。尽管,近年来,非 x86 服务器增速较快,但是其市场占有率仍然较低,x86 服务器在中国服务器市场上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市场占有率高达 96%以上,这主要得益于 x86 服务器起步较早,相较于其他处理器在生态环境上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使得下游用户使用成本低。

  信创产业是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的基础,也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策的推动下,2020-2022 年,中国信创服务器出货量整体呈现出迅速增加的趋势,其中党政、电信、金融等领域采购频次高,单次采购量大,是中国信创服务器落地化率最高的领域。其中,2020 年,中国信创服务器出货量为 24.23 万台;2022 年,中国信创服务器出货量为 51.95 万台。

  当前,机关系统已完成省市级电子公文替换,即将下沉到区县。除党政领域外,金融行业已成立信创生态实验室,开展适配验证和生态建设,信创从国有大型银行向中小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辐射;在电信行业,三大电信运营商纷纷加码国产 IT 基础设施集采,国产化替换步伐稳步推进。除此之外,石油、电力、交通、航天航空、医疗、教育行业也在逐步进行试点。在中国服务器出货量中信创服务器出货量占比提升至 11.6%。

  中国信创服务器企业的发展路径有两种:一种是国内外技术兼容发展,但逐渐向国内技术迁移,以浪潮、联想、新华三、中兴等为代表,其在使用国外操作系统、CPU 产品基础上逐渐开发出使用国产操作系统、国产 CPU 产品的新一代服务器产品,用于满足中国信创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完全国产化发展,以中科可控、神州鲲泰、黄河科技为代表,其服务器产品主要使用的是国产操作系统及国产 CPU 产品,自主化程度高。

  从竞争实力上来看,浪潮、新华三、联想、中兴产品矩阵丰富,进入了有名的公司的供应商名录,市场占有率高。

  根据市场占有率、产品系列完善度、商品市场兼容度等维度可以将中国信创服务器企业划分为三个竞争梯队,其中浪潮、新华三、联想、中兴、中科可控凭借领先的市场占有率、完善的产品系列、良好的市场兼容度等位列第一梯队;神州鲲泰、同方股份、中国长城、宝德等在细分市场具备竞争优势,但产品兼容度仍有待提升,位列第二梯队;华诚金锐、百信信息等别的企业市场占有率较小,品牌影响力相对较弱,位列第三梯队。

  在服务器下游市场需求中,排名前三的为互联网、电信和金融,其中互联网基本为商业市场,电信、金融是典型的信创行业,央国企在其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信创产品采购率已达到 40%以上,未来有望全部实现国产化;石油、交通、电力等关键行业也在推进服务器产品的国产化,但是其采购量小,国产化率也较低。

  中国信创服务器下游应用市场中,党政采购量最大,占比为 48.3%;其次为电信领域,采购量占比为 29.0%;金融领域采购量占比为 18.8%,其他关联领域采购量占比合计为 4.0%。

  在进行服务器国产化替代的过程中,大部分下游用户明确要求 CPU、操作系统、虚拟化软件、数据库等产品自主可控,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完善的适配生态圈。完善的适配生态圈意味着较低的迁移成本,这是党政以及金融、电信、教育等关键行业用户的共同诉求。

  除了低迁移成本外,党政、关基行业用户还很注重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在服务器 CPU 核心数上党政行业要求相比来说较低,≥4 核即可满足需求,而关基行业对核心数的要求更高,单颗处理器核心数一般在 8~64 核,20 核以上居多。

  在服务器能耗要求方面,电信行业对服务器的能耗要求更高,而党政及其他关键行业对能耗的要求不高,因此在电信领域华为“鲲鹏系”服务器较受运营商青睐,其根本原因是鲲鹏 920 使用的 Arm v8.2 架构和 7 nm 工艺制程,直接将 CPU、南桥芯片、网卡芯片、SAS 存储控制器集成到一颗芯片内部,使得能耗大大降低。另外,依赖于庞大的团队支持,“鲲鹏系”服务器在迁移上也有一定的优势。

  对比“鲲鹏系”服务器,“海光系”服务器因其使用的 C86 架构生态完善,现网业务迁移成本更低,同时海光 CPU 在性能方面与市场主流产品相当,且海光 CPU还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做了加强,能大大降低有几率发生的安全风险,在党政、金融、电力等其他领域表现都比较突出。

  除了“鲲鹏系”服务器和“海光系”服务器之外,2021 年以来,“飞腾系”服务器也开始崭露头角,在金融领域进行信创市场打磨,但是其生态完善度和迁移能力相较于鲲鹏 CPU 和海光 CPU 还有较大的差距,目前所占市场占有率小。

  我国多项信创产品技术是在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研发投入时间短,技术上受到国外企业掣肘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产品性能与国外先进产品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例如,在 CPU 方面,主频频率、内存技术、接口技术等都滞后于 Intel 至少一代;在 GPU 方面,制程工艺、核心数目等与英伟达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此外,虽然国产 GPU 部分参数赶超英伟达,但参数与实际性能并不对等。

  CPU 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面临两重壁垒,一是技术壁垒,二是生态壁垒。技术壁垒能够最终靠技术购买、大量的研发技术投入进行弥补,缩短与国外的发展差距,但要想打破已有的生态壁垒,重新构建新的生态体系则需要大量时间、资金以及人员的投入,难度非常大。

  中国信创 CPU 在发展伊始引进了四种国外的技术路线,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局面,这种发展方式在发展的初期能够最终靠企业自由竞争促进技术交流和进步,但多元化的发展方式也导致企业之间是以竞争为主,极少进行协同合作,即便是采用同一技术路线的企业在生态适配等工作上也是各自为战,不仅分散了国内稀缺的自主科技力量,而且割裂了产业生态,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导致中国信创企业生态体系无法与国外企业已有的成熟生态体系所抗衡。

  未来,要想实现 CPU 生态壁垒的突破,加速中国信创 CPU 行业发展,真正的实现自主化,必须要进行技术路线的收敛,促进国内芯片技术和生态体系的融合。

  存在生态发展难题的厂商主要是走 ARM 路线的鲲鹏、飞腾,以及走自主研发道路的龙芯和申威。对于 ARM 架构而言,在移动端市场拥有很丰富的应用基础和开发生态,但在商用和行业领域的 CPU 使用场景,软件适配还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与飞腾完成兼容性适配认证的软件和外设不足 3 万款,与鲲鹏完成适配认证的软件低于 2 万款。龙芯生态建设也持续推进,完成适配认证的软件有 5000 多种。虽然鲲鹏、飞腾、龙芯的适配软件数量在一直增长,但是与支持 x86 架构的上百万种软件数量相比任旧存在巨大差距。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均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我司推广的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库里37+3+6无缘今日最佳球员!因为字母哥狂轰35+17+20成历史首人

  5年最惨!道指近1700点暴跌,纳指跌近6%,特朗普:股市将“繁荣”!美副总统:可能会更糟!

  小米SU7事故五大疑点待解!多位专家深度解析:物理按键很有必要保留,AEB未触发未必因距离较短

  甘肃女子捡到“脑瘫弃婴”,视如己出抚养10年,发现孩子和丈夫越长越像,要求做亲子鉴定,结果令人唏嘘……

  中国男足噩梦41天!3个“国足”全输给沙特 国少开门黑后出线轮不胜 帕尔默助攻恩佐制胜

  三岁女孩上体验课后爸爸劝退,用表情和行为验证自己,“宝宝是验证自己可以学武术吗”